umagazine_32

TOPIC INSIGHT • 專題探討 31 2025 UMAGAZINE 32 • 澳大新語 研究「分子膠水」的澳大團隊 One of UM’s research teams focuses on molecular glue development 澳大「分子膠水」能為受損椎間盤作「分子修復」,有效啟動其自我再生程序。 The polysaccharide glue developed by UM can carry out in-depth molecular repair of damaged discs in the spine, effectively initiating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行任務,化身為「納米導彈」。bLDH作為免疫佐劑, 可與現有放療技術結合,提升腫瘤抗原呈遞效率與免疫 反應強度,特別適用於免疫原性較低、隱藏形較強、傳 統治療較難識別的腫瘤類型;而PWAI則針對MYC高表 達腫瘤,如三陰性乳腺癌與某些肺癌亞型,這類腫瘤增 殖快、放療效果有限,PWAI可提供解除免疫抑制、增 強放療效果的綜合策略。 目前,團隊已與臨床醫生展開深入合作,探索納米藥物 在臨床前模型中的擴展應用,同時積極佈局專利申請與 研究資助,為未來臨床試驗奠定基礎。代教授預料,納 米材料將在精準治療、免疫調控與個體化醫療中扮演核 心角色,而澳大自主研發的bLDH與PWAI分別代表了免 疫佐劑與表觀遺傳調控型放射增敏劑的創新方向,有望 為多種難治性腫瘤提供全新的綜合治療策略,展現出廣 闊的應用前景。 新材料驅動醫療未來 從用仿生水凝膠構建人造支架破解力學不適配難題,到 以分子膠水激活組織自我再生的信號,再發掘納米材料 打造精準直擊腫瘤的利器,澳大團隊的前沿研究,正是 新材料推動醫療技術變革的創新實踐。這一系列科研突 破,無不以跨學科合作為基石。隨著實驗室的創新成果 逐步走向臨床,我們可以期待,澳大這些智慧結晶,將 成為守護人類健康的嶄新力量。 療界和產業界的合作,加速將這項創新成果轉化為能實 際造福患者的醫療方案。 直擊癌細胞的「納米導彈」 從修復退化的組織到對抗惡性腫瘤,醫療領域對新材料 的要求從「修復適配」進階到「主動介入」,需要精準 調節複雜的生理與免疫過程,直擊病灶。其中,納米材 料憑其無可替代的優勢,被灌注厚望。 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代云路及其團隊專注於開發創新 納米材料,以提升腫瘤放射免疫治療的療效。團隊 研發的兩款代表性材料-碱性層狀雙氫氧化物納 米佐劑(bLDH)與雙表觀遺傳調控納米放射增敏劑 (PWAI),分別從不同角度攻克治療難題:前者如同 一位「免疫教練」,通過調控細胞內吞噬溶酶體的酸 性環境來有效保存並呈遞腫瘤抗原,訓練免疫系統精 準識別並攻擊癌細胞;後者則扮演「多面手」角色, 既能增強放射線的殺傷效果,又能解除腫瘤的免疫抑 制狀態,為治療開闢新的突破口。 研究團隊匯聚了材料科學、免疫學、表觀遺傳學及臨床 醫學等多領域專家,共同攻克納米材料在生物安全性、 靶向性與藥物控釋等方面的挑戰。代云路教授表示,團 隊通過不斷優化材料設計,為納米材料裝配多功能的 「武器系統」,使其能夠在複雜的腫瘤微環境中精準執

RkJQdWJsaXNoZXIy NzM0NzM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