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Magazine_24

澳大新語 • 2021 UMAGAZINE 24 47 人物專訪 • EXCLUSIVE INTERVIEW 德格爾的一些哲學經典著作,包括《形而上學導論》 (2017年,新譯本),《康德與形而上學疑難》(2012 年)等。也曾在上世紀80年代參與翻譯其名著《存在 與時間》(1987年)和近年參與主編《海德格爾文集》 (2018年,30卷)。 現象學哲學是王教授研究西方哲學的起點。他近年 的研究較多集中在比較哲學和東西方倫理思想傳統 的比較上,譬如他在《道德感動與儒家示範倫理學》 中結合了中西方道德哲學中的主要概念、原則、理論 框架等,重新解釋儒家哲學的當代意義。 有學者認為,王教授提出的作為儒家倫理學之哲學 基礎的「道德感動」說,對當代情感主義倫理學和儒 家倫理學的開展皆具有重要的意義。王教授說「: 我 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,從中可以提煉 出一些現象來做哲學的思考和討論,探索其意義。 譬如中文裡『感動』這個詞語,我們經常使用,但過 去很少有人把它作為一個特別的哲學範疇或哲學 概念加以分析和討論,其實它在未来中國倫理學的 建構中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。又譬如孔子提 出的『親親相隱』的道德兩難,這不僅和我們日常的 道德評判和司法實踐相關,也涉及對道德形上學之 本質的思考。關於這些道德兩難的哲學思考,古今 中外都有。我們可以通過中西方倫理學比較研究的 方式來進行探討,提出不同的解釋,這也是我研究 東西方比較哲學的樂趣和意義所在。」 甚麼是哲學? 哲學(philosophy)是兩個古希臘字「愛」(phi l ia)與 「智慧」(sophia)所組成,原意就是「愛智慧」。經常 有學生問王教授:哲學是甚麼?他每次都言簡意賅 地回答:「哲學就是對智慧和知識的愛。一方面,哲 學是追求智慧,追求所有知識的知識性基礎,這是 最根本的東西,另一方面,哲學之精神更體現在這 種根基性發問的『愛』之中,這種『愛』是我們人類科 學批判和創新行為的最初動力。」 王教授認為哲學雖然古老,但實際是一門很貼近生 活的學問。「像柏拉圖、亞里士多德、孔子、老子、釋 迦牟尼這些偉大的哲學家,兩千多年過去了,他們 的思想,竟然一直還有這麼多人去讀,讀了之後還 能激發我們有新的思考,這本身就是個奇跡,這說 王教授於1977年參加高考,翌年年初入讀南京大 學哲學系,是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。談及他如何 開始接觸哲學,他說:「人生有很多道路,但往往不 是我們有意去選擇的。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,人往 往是『被拋』到某個情境之中。我跟哲學的相遇,大 概也是生命中這樣一種『被拋』的情狀。」 上大學那些年,思想解凍,大量西方哲學思潮湧入 中國,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。王慶節自小學習德文, 早已閱讀一些德國哲學家的原文著作,深受哲學家 思想的影響。大學畢業後,王慶節考入北京大學哲 學系攻讀研究生課程,其後赴美國杜蘭大學深造哲 學博士,在美國的大學留學和教學超過13年。2000 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,2019年應聘到澳大。由 考上大學至今,王教授苦心孤詣鑽研哲學逾40載, 他笑說「: 據說要真正進入某一領域並成為專家,至 少要投入一萬個小時的時間,我應該是遠遠超過了 這個數字。」 中西方哲學研究 王教授多年來,專注研究當代西方哲學,尤其是德 國現象學哲學;東西方比較哲學、倫理與道德哲學 等。近著有《從「親臨存在」到「自在起來」—海德格 爾思想的林中迷津》(2020年),《道德感動與儒家 示範倫理學》(2016年),《海德格爾與哲學的開端》 (2015年),《海德格爾:翻譯、理解與解釋》(2017 年,合編),《倫理、法律與中國傳統》(2019年,主 編)。他也翻譯了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哲學家海 王慶節教授(左)在校內講座上分享哲學研究 Prof Wang Qingjie (left) gives a philosophy lecture at UM

RkJQdWJsaXNoZXIy MTQ1NDU2Ng==